去有海的地方🌊

去有海的地方

大连之旅

知从何时起,开始喜欢上了大海。每当压力袭来,或心绪低落时,总渴望沿着海岸线漫步,让咸湿的海风拂去心头的阴霾。哪怕只是静静地凝望着那无垠的蔚蓝,也仿佛能让烦恼随浪花远去。于是,五一假期的念头悄然萌生——去看一看大海,让这广阔的天地包容并消解所有的疲惫与困顿。由于之前去过青岛和海南,这次想去看看东北的海,加上 yihong 大佬经常在 X 上推荐大连,一拍即合那就去吧。当在飞机上能够看见大海的时候,心情瞬间就好了起来,上一次这么好的时候还是去日本带来的新鲜感。也可能是杭州的城市污染比较严重,下飞机之后,第一感觉就是一种凉爽清透的感觉,很是舒服的~

第一天清晨,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唤醒了我。没有急着奔赴海边,而是随性地在大连市区漫步。街头巷尾回荡着地道的东北口音,带着几分幽默和亲切,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甚至会忍不住学着说一遍。大连的物价同样令人愉悦,无论是公交地铁还是街头小吃,都比杭州实惠许多,尤其是地铁票价,简直让人感叹“太良心了”!不过市区的景点大多是近年新晋的网红打卡地,xhs 上的滤镜和宣传让人心生期待,然而实际体验却略显平淡。比如俄罗斯风情街,不过是一条街道两旁摆满了小摊贩,异域氛围稍显单薄。原以为只有江浙沪热衷于打造这种“流量景点”,没想到全国各地都如此,难免有些失望。不过,旅途总有意外的惊喜。走进“威尼斯水城”,穿过熙熙攘攘的网红区,竟意外地与大海重逢。雨渐渐停了,海面上还有几只海鸥盘旋,等待着游客投喂。虽然阴天让海水略显黯淡,但那一刻的宁静和辽阔,依然让人心生欢喜。夜幕降临,我们又赶往东港,欣赏音乐喷泉。喷泉随着旋律舞动,水花在灯光下绽放,虽然配乐略显“官方”,但整体观感依旧震撼。人群中,幸好身高占了点优势,没有被挡住视线。一天的奔波下来,回到酒店,疲惫却满足,仿佛用脚步丈量了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烟火气。

大连的天气果然如传闻般多变,出发前看天气预报还都是雨天,没想到第二天竟然放晴,终于如愿以偿奔向了海边。第一站是渔人码头,周围的建筑风格还是比较偏欧式的,虽是淡季,码头上却依旧有渔民售卖着新鲜的海产,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沿着不算太长的堤坝前行,游客们三三两两驻足观海。晴空下的海水泛着绿意,远处则是一片深邃的蔚蓝,仿佛天地在此交融。之后又去了菱角湾附近,没有选择去网络上热门的水泥地打卡点,只想避开人潮,静静感受属于午后的片刻安宁(虽然人也不好少 hhhh)。然后就是小岗村,沿着亲海栈道缓步前行,栈道下面是沙滩与礁石交错的海岸。或许是走得太久,左腿膝盖有点隐隐作痛,其实在上次办公室团建下山的时候就有点轻微的感觉。栈道上人不多,树荫斑驳,海风轻拂,阳光虽烈却不觉炎热,反倒觉得格外舒适。离付家庄不远,便顺路走了过去,稍作歇息,等待着今日的终点——银沙滩的日落。傍晚时分,海边微凉,仍有许多人为了一张好照片甘愿迎风而立。银沙滩上渐渐热闹起来,六点过后,夕阳缓缓坠入海面,最后穿过跨海大桥,消失在波光之中。站在海边,看着落日余晖洒满天际,内心也随之安宁下来~

sunset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该如何回去?由于天色已黑,附近的游客比较多,车流量也很大有点堵车,倒是不那么容易打车。再加上一天的奔波,在海边天气也比较凉,甚至会感觉有点冷意,肚子也有点饿。等了三十多分钟之后感觉就这么待下去也不算事,得想点其他方法,于是就有意无意的在招手,没想到的是有个出租车师傅问我们愿不愿意拼车,虽然终点不是很顺路,但至少能离开这里,到附近的地铁站。上车之后看见这个师傅车里挂着退伍军人的信息,还是挺心生敬意的,不过看车也是挺猛的,遇见空就疯狂加塞。到站之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晚饭,真的饿的没有力气了。吃的是铁锅炖,上菜之前想的是要吃多少多少,奈何份量太足,两个人根本吃不完,东北人就是实在!

前两天比较特种兵,最后一天就比较随意,飞机是晚上的也不是很赶。午饭吃的是日料放题,日料真难吃!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国内就没吃到太好吃的日料(bushi)。再次踩雷了。由于酒店在星海广场附近,就在退房和寄存好行李之后,先步行去的黑石礁。不知为何那边的海水闻起来臭臭的,然后沿着海边一路走到了星海公园。这一路上再次见到了大连人的安逸。在公园里能看见退休的大爷大妈,有的在吹着萨克斯🎷,拉着手风琴🪗,还有些在跳着交谊舞,给人的感觉是休闲而舒适。看的是你就在想,到时候我老了的话,会在哪座城市?会做些什么呢🤔?

总的来说,这次的大连之旅充满了期待与惊喜,从城市的烟火气到海边的辽阔宁静,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舒适与安逸。东北人的热情和生活气息更是为旅途增添了温暖,虽然有些地方没来得及去,有些小遗憾,但整体体验依然令人满足。

工作中的“墨菲定律”

第一次听见“墨菲定律”还是在看《爱情公寓》的时候,当时以为是胡一菲根据自己名字胡编乱造的一个词汇,但查了一下确实真的有。“墨菲定律”源于一句经典的表述:“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情,终将出错。”尤其是在复杂系统中,任何可能发生的问题都不能被忽视。在这个月有一次处理故障就发生了比较典型的墨菲定律。简单记录一下,时刻提醒自己。很多事情也只有不断经历才能成长吧,虽然有些鸡汤,却是事实。

故障复盘大概如下:在很久之前为了排查问题收集了很多文件没有及时清理(大部分都是小文件,大约有几十万个),而且这些文件存在的目录,在后台发起升级或者变更配置的时候都会进行 chown -R 操作,来确保拥有当前服务相关目录的权限。可想而知,如此之多的小文件极大概率会引发 IOPS 的问题,下意识以为是某些进程引起的,第一反应就是重启服务能否解决。结果只能短暂生效,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后来咨询云产品的同学发现使用的为 HDD 盘,IO 性能相对而言是比较差的,当前已经达到瓶颈。然后开始使用 iostatiotop 定位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发现有大量的 chown -R 的进程,找相关同学确认后捋清楚了,由于一开始的 chown 超时(正常情况下是很快的,几秒左右。),后台会轮询重新下发,就发现有很多的 chown 进程卡住,从而拉爆了 IO。随后把这些 chown -R 的 kill 之后,服务开始恢复正常。对于这些小文件优雅的删除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无脑执行 rm -rf xxx 或者类似的命令也会造成服务器 IO 的抖动,影响服务的可用性。

在事后仔细分析下来,其实这个每一步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当时排查完问题及时清理文件,形成闭环,也不会引起这次的故障;如果是多节点的架构,哪怕 Master 挂了,也会完成重新选主的操作;如果不是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了 HDD,IO 可能会相对好一点。如果一开始就从 IO 命令入手而不是根据经验做了误判故障也会及时恢复,等等。可现场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出了问题就得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而不是推卸责任,还有就是做好反思。经过这次事故,也从侧面反应处理问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引发出大的问题。在工作中要保持谨慎,提前预见潜在问题并做好应对准备。

“闲”下来很重要

经过高压工作的一段时间,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处于疲惫状态,对什么事情都提不去兴趣,下班回到家后也只想躺在床上看看一些没啥营养的“快餐文化”。比较值得庆幸的是,到了五月下旬慢慢开始好转起来,事情一件一件处理,身上的压力也在慢慢减轻,也没有那么内耗了。

于是就在想该做些什么了。开始重拾了对悠悠球的热情,现在为了竞技性大部分球手加入了很多的肢体技,自己还在做一些 old school 的框架,虽然不一定会再去比赛了,但还是可以多尝试尝试些新招,去拥抱变化。最近开始养成上床不带手机的习惯,换成的是床头放一本书,睡前看一看,看困了刚好哄自己睡觉了,哈哈哈。目前在看的是《血与火:坦格利安王朝史》,简单来说就是坦格利安败家的过程,很多关于权谋以及不同人物角度的思考也挺有意思的,争取早日读完。最近对于游戏貌似不太感冒,卡婊挤牙膏更新《怪物猎人:荒野》每次更新把任务做完就没有继续刷的欲望了,也不知是不是由于工作的原因,还在想如何分配时间更合理,所以给游戏留的时间也就少了很多。

哦对了,还有就是,好久没有写技术博客了,这半年来接触存算分离,有了不少实战经验,尤其是存储方面,六月份可以整理整理,下半年陆陆续续写起来,有没有人看不太重要,更多的是记录每个阶段自己的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