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谈 Web3

写在 2023 立冬之后,不想再谈 Web 3.0

我走的比较近的朋友都知道,我最近对于 Rust 比较感兴趣,关于这门系统级编程语言有哪些优点这里不想多说,但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安全,这也就造就了她独有的魅力。

八月底参加了 GTR@Hangzhou 也是第一次参与 Rust 技术相关的 meetup,以及九月下旬去上海看了 GOSIM,其中会有不少开发者都是做 Web 3.0 这一块的。我第一次听 Web 3.0 是在 20 年年底的时候,当时大概的印象就是去中心化。只会觉得很有发展前景,但却很难普及。

最近立冬,天变冷了,闲着无聊,不如开始重新认识一下 Web 3.0。

互联网的诞生

如果想要弄清楚 Web 3.0 的诞生,先来纵向梳理一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不言而喻的是,互联网的发展是人类发展步入到信息社会的前提,一方面,大量信息可以被低成本的记录和传播,因为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存储成本是不断下降的;另一方面,当这些信息内容的总量达到一定量级之后,会对社会和经济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常说的大数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的产物,数据变成资源,哪家公司掌握的用户数据越多,可操作的空间就越大。

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的诞生可以说是在纸质媒体之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传播渠道,诞生了一批专业的内容生产平台 PGC,此时的互联网是一个只读网络,所有网站的内容都由运营者提供,用户只能观看,是静态互联网。其中代表性的企业包括雅虎、新浪、搜索等门户网站,各网媒雇佣大批编辑,将图文并茂的内容发布为网页。对于读者来说,能做的只有访问网站,浏览数字内容,但读者不能写,无法参与内容的操作。这一时期的互联网是单向的,互联网产生的数据和用户的关系不大。这就是 Web 1.0 时代

接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开始不满足“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状态了,于是在用户渴望表达自己想法的诉求下,催生出了一大批可以为用户提供创作和表达的平台,比如 Twitter、微博 等。除此之外,还有就是需要用户参与的电商平台、视频网站,以及为这些服务提供终端可基础设施的科技公司,比如微软和苹果,也纷纷涌现。这个阶段,我们在这过渡到 Web 2.0 时代

数据资源

在这一时期,用户的各种行为产生了大量数据,但这些数据的特点是存储即拥有,而不是谁创造谁拥有。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如下问题:互联网公司凭借收集的数据和掌握数据资源的优势,可以随便操纵分析用户的数据,为企业谋取利益最大化,也就有了所展示出来的私人立场和公共利益的冲突日益变大。

我们可以看一下 Meta 这家公司(也就是 Facebook),截止 2021 年末最高市值达到 1 万亿美元,如果按照这个数值参与当年各国 GDP 排名的话,大概可以排进全球前十五的位置。就其背后原因,是 19 亿日活用户和 29 亿月活用户,月活用户在全球人口中占比高达 36%。但在 Facebook 主导的互联网里面,你就必须得遵守它所设定的规则,方面的例子就是当年追求连任的川建国同志一样,被“社交性死亡”。

由此及彼,现如今的互联网服务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其他领域也是同理。比如,在国内我们常用的沟通工具就是微信,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无线网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大,运营商的流量相较以往也在降价,所以作为用户,是以极低的代价使用这些工具。而作为公司来说,肯定是想盈利的。他们为用户提供了沟通的服务,也随之掌握了用户的信息。通过信息变现,会向用户投送广告,作为用户,是不太愿意看见这些广告的。

这就是事情的关键,你在互联网上获得了很多服务,但你在互联网上的每一步,其实都离不开某一个互联网巨头的“陪伴”。每个互联网巨头又都为他们的产品设计了一整套的制度,在这套制度面前,用户就像一个孩子在面对家长或者老师,几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能力和空间。这一时期互联网功能可谓非常强大,但用户离开互联网公司,可谓是“寸步难行”。

这个时期,我们感受到了互联网服务的强大,但也深陷离开互联网公司就“寸步难行”的困境!互联网公司利用用户对自己产品的依赖,正在像“灰犀牛”一样,把私人机构的价值诉求,变成某种社会规则。

Web 3.0:互联网的革命?

那么有的人可能会说,如果数据归用户自己所有,不就可以了嘛。这也就是 Web 3.0 要做的事情!把互联网打开,从技术层面让互联网实现一种开放性,再通过技术逻辑的再造去改变它的“精神气质”

不过,关于 Web 3.0 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定义。比如以太坊的前 CTO,Polkadot 创始人加文·伍德(Gavin Wood)就提出,Web 3.0 是一组包容性协议,可为应用程序构建模块;这些模块取代了传统的 Web 技术,如 HTTP 和 MySQL 等,同时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创建应用程序的方式。再比如著名硅谷风投机构 A16Z,将 Web 3.0 定义为“一组包含区块链、加密协议、数字资产、去中心化金融和社交平台的技术”。

简单来说可以这样理解,Web 3.0 即是互联网功能的协议化,协议仅按照代码体现的有限规则运行,既没有更多的利益诉求,也没有更多地投射到社会层面的价值主张;协议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组合实现功能的叠加,并体现出一种开放和协作的精神。

举个例子,支付宝的诞生对于电商的兴起来说,是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的,因为在没有支付宝的情况下,买家和卖家互不相识且互不信任,卖家担心发货之后收不到货款,买家担心付款之后收不到货,交易几乎无法完成。而支付宝就在买家和卖家之间,发挥了一种“担保交易”的功能,来组织资金结算,进而促进了贸易的达成。但支付宝的想法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在支付的基础上继续绑定借贷业务,通过推出交易金额越大,信用额度也就越大的激励政策,推荐自己的借贷业务,这就是 Web 2.0 的典型模式。但我们要注意一点,支付业务和借贷业务的绑定,其实会对借贷市场的其他金融机构形成一种排斥效果,这明显对于金融市场扩大供给、促进市场竞争是不利的。

那么,在 Web 3.0 网络中,支付宝的作用就不再由某一家机构承担了,而是由一个协议来承担,这样就算没有第三方机构作为中介,不信任的双方仍可以安全地进行交易结算,这种协议就叫 HTLC,全名叫哈希时间锁协议,它还可以为其他金融机构创造一种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功能的协议化仅仅是 Web3.0 建设的第一步,在这些协议的背后,还需要一个作为“硬件系统”的支撑协议运行的分布式计算网络,和一个作为“软件系统”的通用的、围绕用户的身份验证、数据记录以及如何使用授权和激励的经济系统。

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为协议执行提供技术支撑,从底层到应用层分别实现通信、计算、存储和交互等功能,并且在每个环节中都体现出一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这些功能并不是依赖于某个特定的机构或者组织才能实现的,但是功能的逻辑是准确而可信的,这种特性又被称为是“去信任的信任”,即 Trustless Trust。

比如,在目前互联网中,我们所有的程序在执行计算任务的时候,都要自行解决输入的可用性、可靠性以及相互之间的授权问题,还需要因此花费额外的资源,去解决各种不兼容和安全风险等问题。而定位于“互联网计算机”的 IC 协议,就提供了一种 Web 3.0 的解决方案。

IC 协议是基于区块链共识机制,在 TCP/IP 协议和应用层之间构建了一个包括多个物理节点的虚拟子网;子网内部的节点对输入输出达成共识,可以相互验证计算结果;多个子网之间可以通信,并且可以通过相互组合,实现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

其实,类似于 IC 的设计理念,在通信、计算、存储等领域也有类似的探索,这些协议通过相互组合为数据的产生、存储、调用以及隐私保护创造了一个不依赖于任何特定机构的,且功能完整的链条,从而使得互联网具备了一种克服“单点故障”的基本架构。

经济系统

而在“硬件系统”之外,围绕用户还需要一套针对身份认证、数据记录以及使用授权和激励的经济系统。这套系统需要内嵌到协议的执行过程,协议的实施无需任何第三方机构的参与和帮助。基于这套经济系统,不同的协议就可以相互叠加和组合,并实现经济利益的协调。

那么,从“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功能来看,区块链就是 Web 3.0 发展高度依赖的一项技术,区块链不仅可以不依赖任何第三方机构实现去信任的协作,还可以通过代币系统对系统成员进行激励。但是,区块链并不是 Web 3.0 的全部,因为区块链的主要作用是建立一套可信共享账本,而不能为 Web 3.0 需要解决的全部问题提供解决方案;Web 3.0 还将通过区块链、隐私计算,人工智能甚至物联网技术的结合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前面讲了很多“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但从用户使用的角度看,Web 3.0 与 Web 2.0 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Web 3.0 通过分布式技术架构和经济系统的打造,将创造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一个高度联系、无国界的数字经济体,并产生大量的自下而上的创新机会。

Web 3.0 的出现反映了一种底层技术的变革在产业链层面带来的新的职能分工,而新的职能分工往往就意味着新的业务模式和新的产业机会。所以,Web 3.0 就是基于技术的方式,对现有互联网进行的一次“破坏性创新”。

写在之后

Web 3.0 从技术的角度赋予了互联网开放的精神气质,通过分布式技术架构和经济系统的打造,将创造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一个高度联系、无国界的数字经济体。

但基于目前的环境,我想说 Web 3.0 只能说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实现起来很难很难,触及到的利益链条太多了。但朝这个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只不过会比较漫长。

有的时候很喜欢从技术的角度,去解读现如今的世界,倒不如说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比如说,在 Web 3.0 的概念中,计算将会变成一种通用服务,这一点我是认可的,毕竟让数据回归到创造数据的人手里才是终点,从而就能摆脱数据垄断。这也就提出“公链”这个概念,大家常说的以太坊就是这样一种提供通用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回归重新去做 infra。还是拿以太坊来继续往下写一点吧。以太坊是在比特币的基础上,实现了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它理论上可以支持任何形式的去中心化应用,但毕竟是理论上。事实上,以太坊只能支持有限数量的去中心化应用。就其主要原因就是著名的 CAP 不可能三角定理。也就是说,一个分布式系统中,在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三项特征中,最多只能存在其中两个。

好好好。打住!,啰里八嗦的写了一堆。整理这些资料的时候,也让自己对于技术的发展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也算是一个科普向的文章,并未涉及到了技术方面的知识,毕竟现如今这个社会上,懂不懂技术都可以好好生活,不是嘛。

写得比较片面,也比较主观。。